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10月07日
堅瑞沃能或因未按約還款破產重整 深陷債務泥潭當上“老賴”
不到一年的時間,曾被外界冠以鋰電巨頭的沃特瑪轟然倒下。12月13日晚間,陜西堅瑞沃能股份有限公司(堅瑞沃能,300116)發布公告稱,因未能按照相關約定還款,債權人陜西凱瑞達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瑞達公司”)已委托律師向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公司破產重整。
在公告中,堅瑞沃能稱,根據目前自身的債務狀況,不排除接受相關債權人向西安中院提起的破產重整申請。目前,西安中院只是收取了債權人申請公司破產重整的立案材料,是否能正式受理尚需取得西安市人民政府、陜西省人民政府、證監會以及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的批準,因此能否正式受理尚存在極大不確定性。
堅瑞沃能與凱瑞達公司之間系票據追訴權糾紛,經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法院立案審理并主持調解,雙方達成了和解,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法院于2018年11月19日作出了《民事調解書》。根據該調解書的約定,堅瑞沃能應于2018年11月20日向凱瑞達公司付款30.75萬元,逾期堅瑞沃能應向凱瑞達公司還清欠款總額530.75萬元。后凱瑞達向堅瑞沃能發送催款函,但一直未付款,鑒于堅瑞沃能未能依約還款,凱瑞達故于今日委托律師向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堅瑞沃能破產重整。凱瑞達公司向堅瑞沃能方面表示,“法院一旦受理,屆時產生的一切不利后果均由貴公司承擔,望貴公司慎思對待,及時償還欠款!”
堅瑞沃能稱,若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將對公司的恢復生產事項、引入戰略投資者事項乃至債務危機的化解均產生積極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的12月11日晚間,堅瑞沃能公告稱,于近日通過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公示信息查詢,獲悉公司及大股東李瑤被安徽省銅陵市中級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顯示,公司及大股東李瑤因(2018)皖07執132號案件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上述案件系公司孫公司銅陵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沃特瑪”)與合肥科技農村商業銀行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
公開資料顯示,曾經鋰電池巨頭堅瑞沃能2010年9月2日登陸創業板,曾位居國內電池制造業領導地位,目前主要業務是鋰離子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租售及運營以及消防工程。
但2018年的9月4日和9月25日,沃特瑪一個月被工信部兩次點名,沃特瑪生產的動力電池產品因故障率較高被列入所要求的安全隱患排查范圍內。
今年4月,堅瑞沃能自曝出現債務逾期的情況,債務危機隨即公開化。因受債務危機的持續影響,導致銀行賬戶被凍結,資產被查封,生產經營基本停滯,目前開工率仍然很低,堅瑞沃預計2018年的凈利潤為虧損;同時,存在2018年年末經審計后凈資產為負,股票被暫停上市的風險。
截至目前,堅瑞沃能累計被凍結銀行賬戶104個,涉及凍結金額共計9118.52萬元。固定資產累計被查封的價值約6.92億元(不含暫無法估值的64輛大型汽車及4輛小型汽車)。
截至2018年9月30日,堅瑞沃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資產為12.2億元,1——9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29.1億元,其中第三季度虧損12.4億元,預計第四季度發生折舊及攤銷、人員費用、財務費用、租賃費用以及按照會計政策計提的減值準備等共計約7.5億元。
與此同時,堅瑞沃能也積極展開了一系列自救計劃,包括引進戰略投資者及開展恢復生產工作,與大股東李瑤積極協商業績補償事宜等。此前,堅瑞沃能還表示,在年底之前,公司將會同供貨商一起與沃特瑪最大的幾家欠款方協商通過債務重整的方式解決債務問題,降低公司的應收賬款規模,減少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的金額,充實凈資產。但是,以物相抵面臨著債權人是否接受、如何作價、物權能否轉移等問題,實施結果存在不確定性。
“我認為,(破產重整)這是現在沃特瑪解決債務危機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途徑了,債務負擔實在太重了。”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對此評價道。在他看來,沃特瑪不是行業唯一一家倒下的動力電池企業,也不會是最后一家。
曾經的鋰電巨頭,如今卻黯然退場,這樣的結局難免令人唏噓。值得一提的是,在今日由新材料在線等主辦的2018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峰會上,原國家863電動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王子冬就談及此表示,現在成長起來的有些大型企業,實力未必強大,最典型的就是沃特瑪,曾經行業第三,說倒就倒。企業要認真對待產業,研究并走出一條沒有新能源汽車補貼的發展道路,真正實現做強做大。
12月13日,堅瑞沃能下跌1.26%,收于1.57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