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6月08日
動力鋰電池公司壓力開始上移 將來盈利能力或將繼續下降甚至被淘汰出局
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大幅退坡、行業競爭加劇帶來的是整個產業鏈都面對著盈利的壓力。尤其是伴隨著產業深度洗牌,低端公司和產量陸續出局,動力鋰電池上游環節利潤也面對著增速下降或放緩的趨勢。
從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鋰電池產業鏈各環節盈利能力來看,毛利率較高的上游原料、正極材料等環節日子也不如前幾年風光了。受鈷價繼續走低影響,寒銳鈷業、道氏技術、廈門鎢業等公司2019年上半年鋰電業務凈利潤出現不同程度虧損;光華科技、贛鋒鋰業等公司凈利潤也呈現不同程度下降。
目前國內多家與鋰電產業相關的公司已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財報。從財報可以看出,“賺錢難”幾乎成了整個產業的共性難題。小編近期將梳理出上游原料、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及隔膜、鋰電設備、動力鋰電池等產業鏈各環節重要上市公司盈利情況,借以探究當前行業整體發展態勢。
鈷價下跌令不少公司叫苦不迭
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與能量密度掛鉤,以及消費者關于續航里程的切實需求,帶動了高鎳電池技術路線興起的熱潮,低鈷、無鈷被認為是動力鋰電池技術路線發展的緊要趨勢,這一定程度上也使得過去兩年被熱炒的鈷有所降溫,鈷價繼續走低,也讓涉鈷上市公司倍感不爽。
寒銳鈷業預計今年上半年虧損6000萬元-6500萬元,而去年同期則盈利5.9億元。寒銳鈷業表示,2018年四時度以來鈷金屬價格繼續下跌,價格的下跌導致了公司存貨跌價損失,公司鈷產品銷售價格下降,降低了公司盈利能力。
同樣受鈷價下跌拖累的還有道氏技術和廈門鎢業。
道氏技術預計今年1-六月總虧損在6000萬元-6500萬元區間。公司去年同期盈利1.41億元。道氏技術表示,今年上半年鈷產品價格低迷,對公司當期利潤萌生影響。
廈門鎢業預計今年上半年鋰電材料版塊凈虧損4322.69萬元,同比減少143.70%。廈門鎢業表示,盡管今年上半年公司鋰電材料產銷量持續上升,但由于鈷原料價格繼續下跌帶動產品價格下降,報告期盈利同比下降。2019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電池材料(含貯氫合金、鋰電材料)業務營業收入34.03億元,同比新增15.90%;凈利潤虧損4322.69萬元。
值得留意的是,鋰離子電池材料業務凈利潤大幅下降也拖累了廈門鎢業總業績的下降。據悉,廈門鎢業除了鋰電材料業務外,還經營鎢鉬、稀土、房地產等業務。受鋰電材料業務虧損影響,廈門鎢業2019年上半年總利潤額僅有7740.66萬元,較上年同期的3.34億元大幅下降。
盡管市場整體環境不是很好,但也并非都在虧損。贛鋒鋰業、光華科技等鋰礦、鋰鹽公司上半年凈利潤仍保持上升,但幅度有所放緩。贛鋒鋰業預計今年上半年盈利2.93億元-4.60億元,但比去年同期的8.37億元要減少45%-65%左右。
日前,光華科技公布通告稱,預計公司今年上半年將盈利1768.20萬元-4420.51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0%-80%。光華科技表示,公司電池正極材料加工、鋰精礦出產等新項目今年上半年逐步開始試加工,但要等到今年下半年才能實現效益,因此公司整體運營成本新增。此外,今年上半年鈷價格基本在歷史低位運行,導致公司鈷鹽產品利潤空間下降。
正極材料公司盈利能力分化分明
當前,受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快速崛起,三元動力鋰電池需求量快速上升,進而對上游三元正極材料需求量也水漲船高;另一方面,受鈷價繼續走低影響,三元正極材料成本估計也有所下降,關于具備產量、技術優點的公司來說,盈利上升毋容置疑。以三元正極材料為主營的當升科技日前公布通告稱,公司今年上半年鋰電正極材料銷量同比上升帶動了其利潤的上升,預計公司今年上半年凈利潤達到1.4億元-1.55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24.10%-37.40%。
同樣因原材料價格下降,產品毛利率提升獲利的還有德方納米。德方納米近日表示,公司今年上半年預計將盈利4462萬元-5100萬元,較去年同期上升40%-60%。值得留意的是,德方納米重要產品為納米磷酸鐵鐵鋰。
不過,同樣是磷酸鐵鋰原材料價格下降,但安達科技卻曝出今年上半年將虧損5700萬元-5200萬元的消息。安達科技表示,由于行業競爭加劇,動力鋰電池正極材料銷售價格大幅下降。同時,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補貼政策調整,導致公司重要產品銷量下跌,致使公司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大幅下降。
事實上,德方納米也坦言,受上游重要原材料碳酸鋰市場價格下降的影響,公司納米磷酸鐵鋰產品銷售價格也同步下調,雖然銷售數量同比上升,但銷售價格的下降導致公司銷售收入略有下降。而公司凈利潤的上升重要來源于原材料碳酸鋰價格下降帶來的單位毛利率的提升以及納米磷酸鐵鋰銷售量的上升。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一方面為國內正極材料市場供應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但另一方面也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正極材料公司加入競爭,行業競爭日趨猛烈。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大幅退坡,已經使得下游動力鋰電池公司壓力開始上移。將來隨著動力鋰電池市場聚集度不斷提高,正極材料公司也將逐步分化,在競爭中市場聚集度不斷提升。公司假如不能在技術、成本、品牌、規模等方面保持競爭優點,將來盈利能力或將繼續下降,甚至被淘汰出局。
上一篇:鎳氫電池使用辦法
下一篇:蓄電池運行時常見的故障及原由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