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10月23日
近千億資金注入 湖北鋰電產業鏈集群提速
短短2022年湖北鋰電產業鏈區域集群化布局再提速。
二月二十二日,遠景科技集團和十堰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遠景科技集團擬在十堰市布局高端動力鋰電池生產、商用車智能換電網絡及裝備制造、零碳汽車技術研究等五大項目,總投資480億元。
簽約協議得到了湖北省省委書記應勇和湖北省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忠林的見證,足以看出湖北省政府對該項目極其重視。
不止遠景科技集團,據高工鋰電不完全統計,2022年包括恒信汽車集團、格林美、湖北佰利萬潤、東陽光相繼在鄂加碼產量,覆蓋動力鋰電池、鋰電池、前驅體、鋁箔等,涉及金額高達987億元。
湖北孝感市政府在一月二十八日和恒信汽車集團簽署楚能新能源鋰電池產業園項目投資協議,計劃總投資450億元,規劃設計產量100GWh。項目分兩階段實行,一期項目計劃投資90億元。
供應鏈端,2022年一月,格林美和新洋豐成立合資公司,投資10億元在湖北投建年產15萬噸/磷酸鐵項目;湖北佰利萬潤投資20億元建設建設年產15萬噸電子級磷酸鐵鋰項目;東陽光超27億在湖北宜都投建年產10萬噸低碳高端電池鋁箔項目。
事實上,依托汽車制造產業優勢,湖北正大力構建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已經吸引了一大批動力鋰電池產業鏈公司扎根布局,涉及電池、正極、電解液、結構件、鋁箔及回收等多環節,湖北動力鋰電池產業鏈集聚效應已經顯現。
2021年十一月,億緯鋰能、格林美、科達利、新宙邦、恩捷股份等鋰電細分領域龍頭和荊門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荊門動力儲能電池產業園,總投資超460億元。
2021年,中航鋰電總投資100億元武漢基地去年七月底開工,一期產量將達20GWh。
頭部電池公司電池端緊鑼密鼓的產量落地,供應鏈緊跟而至。包括格林美、科達利、新宙邦、恩捷股份、龍佰集團、東陽光等鋰電材料公司為就近配套客戶,加快湖北當地產量布局,提前搶占市場高地。
而動力鋰電池老大哥CATL更是直接下場湖北鎖磷礦。去年十月,總投資320億元的邦普一體化電池材料產業園項目落戶宜昌,同時和磷礦商湖北宜化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綁定磷礦資源。
面向TWh時代,動力鋰電池產量向更大規模量級躍升,由政府推動、圍繞頭部公司而形成的新一輪動力鋰電池產業鏈區域集群效應正加速成型。
事實上,除湖北地區外,全國多地均在大力推進動力鋰電池產業鏈集群的構建,并在吸引鋰電公司進入上不留余力。
如四川、貴州、重慶等地區鋰資源相對豐富,湖北、湖南等地區具備上游化工資源,地方政府利用資源優勢,積極吸引鋰電公司進駐。
而福建、廣東、浙江、江蘇等地作為鋰電產量集中區域,鋰電產業鏈配套相對完備,同步加快更多鋰電公司的集中進駐。
此外,黑龍江、吉林、河北、山東、浙江、安徽等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行業發展,積極出臺地方政策,也有效助力鋰電產量擴張。
可以預見的是,新一輪動力鋰電池產業區域化集聚中趨勢下,動力鋰電池公司協同供應鏈公司共同落地擴產的特點也愈發明顯,且二者也在向更大范圍、更深次層開展戰略合作,重塑供應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