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2年07月08日
備戰TWh時代 CATL再投390億擴張產量
備戰TWh時代,全球動力鋰電池進入新一輪擴產競賽。作為動力鋰電池領域的龍頭公司,CATL的產量擴張需求顯得尤為迫切,且產量規模及投資力度均破紀錄。
十二月二十九日,CATL通告顯示,擬投資不超過390億元新建三大動力鋰電池生產基地。其中100億元擬投建宜賓動力鋰電池制造基地、170億元擬建設CATL鋰電池福鼎生產基地、120億元擬用于江蘇時代動力及儲能鋰電池研發和生產項目(四期)。
根據CATL此前定增通告測算,每GWh擴產平均投資金額約3.08億元,此次390億元投資總額對應的將是126GWh的新增規劃產量。項目建設周期24-26個月,意味著未來兩年,CATL規劃產量將新增126GWh。
擴張產量及投資規模均創新高,而這只是CATL擴張計劃的一部分。
今年二月,CATL通告稱,擬定增200億用于湖西鋰電池擴建項目、江蘇時代動力及儲能鋰電池研發和生產項目(三期)、四川時代動力鋰電池項目一期、電化學儲能前沿技術儲備研發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涉及新增動力鋰電池產量52GWh。
此外,CATL還宣布以自有資金不超100億元,投建寧德車里灣鋰電池生產基地,布局動力及儲能鋰電池生產線,項目建設期兩年。
高工鋰電獲悉,僅2020年CATL披露的產量擴張計劃就高達200GWh,這還不包括時代上汽、時代吉利、時代一汽等合資公司的新增產量。其對動力鋰電池產量的需求近乎"饑渴"。
個中邏輯,既有國內新能源汽車高上升趨勢確定及歐洲電動化快速升溫,更重要的是,"整車+電池"的合作升維讓CATL提前鎖定了未來一定的市場份額,也為其產量釋放供應銷售保障。
2020年,國產Model3、造車新勢力主力車型、宏光MiniEV、合資品牌主力車型等產銷快速起量,同時TSLA、寶馬等品牌加速"我國生產,全球銷售"戰略布局,推動動力鋰電池出口需求。CATL作為其重要/核心電池供應商,將伴隨其新車型的集中上量、市場放量,產量銷量獲進一步保證。
確定及潛在的巨大市場需求,CATL開啟大規模產量擴張,同時為保障產量的有效推進,其隨之也開啟了一輪大規模的新產線招標、鋰電設備采購以及鋰電核心材料提前鎖定。
有關供應鏈公司而言,巨大的市場已經擺在面前,無論是從技術、資本、人才、供應鏈管理、降本增效等各個層面,都將迎來更大的挑戰。
CATL產量大規模擴張邏輯
動輒百億規模的投資背后,CATL的有關動力鋰電池產量的需求近乎"饑渴"。
新能源汽車銷量高上升趨勢確定,全年銷量遠超預期。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11新能源汽車銷售20萬輛,同比上升105%;今年1-十一月新能源汽車銷售110.9萬輛,同比上升3.9%。全年銷量有望突破130萬輛,遠超年中110萬輛的市場預期。
從動力鋰電池裝機量來看,GGII數據顯示,1-十一月CATL動力鋰電池裝機量23.18GWh,占國內動力鋰電池裝機總電量的46.92%,配套客戶包括蔚來、小鵬、長城、廣汽、吉利、TSLA、理想、一汽大眾等主流車企。如若加上合資公司時代上汽,市占率將進一步提升至49.36%。
這其中,配套國產Model3車型及裝機量快速起量。CATL繼九月試裝少量國產Model3后,十月數據迅速拉升至5136輛,到十一月其配套國產Model3數量激增至9619輛,2020年國產TSLA車型累計配套了近1.5萬輛。
而國際車企從我國出口電動汽車正在成為重要趨勢,海外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爆發將一定程度上帶動CATL電池裝車出口。如十一月TSLA上海超級廠啟動首批7000輛國產Model3出口業務,重要搭載CATLLFP電池,無獨有偶首批寶馬iX3從大連港發往海外市場,其動力鋰電池由CATL獨家供應。
和此同時,頭部造車新勢力、合資品牌主力車型在C端市場攻城略地,加速攻占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產銷榜單,同時自主品牌市占比縮水至不足5成。
作為其動力鋰電池核心供應商,CATL正在受益其本輪的市場變化以及其后續強勁的市場上升。
長遠來看,CATL和寶馬簽署的合作訂單由4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11.79億元)新增到7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69.01億元),合同供貨時間為2020年至2031年。同時CATL和戴姆勒、現代、捷豹路虎、標致雪鐵龍、大眾和沃爾沃等國際車企品牌的深化合作,有望充分受益海內外需求的強勁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CATL和車企的電芯合資公司正在成為國內動力鋰電池賽道上的重要一員。如時代上汽1-十一月動力鋰電池裝機量1.2GWh,位列國內電池裝機量第6,同時時代一汽、時代吉利等也在加快推進動力鋰電池產量投產。
2021年全球新能車市場高上升趨勢確定,未來五年行業的平均增速有望超40%,預計到2025年全球動力鋰電池裝機量將超900GWh。
CATL董事長曾毓群在近期的2020年高工鋰電年會上直言表示,全球綠色復蘇正在帶來一輪巨大的產業機遇,預計未來五年鋰電池出貨量將進入TWh時代。
巨大的市場預期下,動力鋰電池產量供給能力必然成為國際車企持續合作的重要考量。為鞏固全球動力鋰電池龍頭位置,考慮到產量的建設和釋放爬坡時間節點,CATL現階段備戰產量已是迫在眉睫。
供應鏈公司的機遇和挑戰
動力鋰電池產量規模擴張的同時,CATL同步開啟了一輪大規模鋰電設備招標及相關供應鏈的資源維穩。
一方面,CATL提前開啟2021年的設備招標準備,且招標設備規模及訂單金額均破紀錄。
高工鋰電獲悉,僅2020年十月以來,包括大族激光、今天國際、海目星激光、贏合科技、先導股份、華自科技、星云股份、超業精密、正業科技、納科諾爾等10家設備公司宣布獲得CATL及其子公司的大額設備訂單,涉及金額近80億元。
另一方面,CATL通過戰略投資的方式綁定供應鏈,加強產業鏈合作及協同。今年八月,CATL宣布擬以證券投資方式對境內外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上市公司進行投資,投資金額不超191億元。
在鋰電設備領域,九月,CATL宣布擬不超過25億元認購先導智能定增全部股份,交易完成后將持有先導智能7.29%股權。
在鋰鹽資源上,CATL今年九月認購加拿大鋰礦制造商NeoLiquitiumCorp8%股權,提前鎖定鋰礦資源供應。此外,去年CATL還以2.63億元的價格認購了澳洲鋰礦商Pilbara的8.5%股權。
2018年,其還和天華超凈、天原集團、長江晨道等合資成立天宜鋰業,布局碳酸鋰、氫氧化鋰等鋰鹽產品。
此外,CATL還在積極推進和施耐德電氣、安脈盛智能等合作,加快智能裝備及智能制造體系的布局。
大規模產量擴張帶來的是巨大的供應鏈需求。從另一角度來看,CATL百GWh級別產量擴張,有關供應鏈公司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以設備公司為例,產量緊缺的設備公司要做進一步的產量擴充,風險管控首當其沖;其次,由于產量規模上量,設備成本進一步下降將成大概率趨勢。此外,CATL全國多基地建設,有關設備公司的現場支持服務人員也將大幅提升。
曾毓群強調,要搶占未來TWh的機會,靠規?;h遠不夠,更要靠創新鍛造核心競爭力,這包括材料體系創新、系統結構創新、極限制造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尤其是在極限制造創新上,要從ppm級別向ppb級別提升,從6西格瑪進一步向9西格瑪靠攏。
而從產業鏈協同來看,目前來看,從產業鏈需的供給和需求比較,依然缺口巨大,有效產量依然不足,這有關產業鏈公司將會是很大的挑戰。接下來要產業鏈公司共同提產量、強質量、降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CATL加快產量競備僅是全球范圍動力鋰電池新一輪擴張的縮影,目前包括LG化學、松下、SKI、中航鋰電、比亞迪、國軒高科等全球頭部動力鋰電池公司都在積極部署產量上馬。
因此,供應鏈公司還需苦練內功,重視技術革新、供應鏈管控、資金風險、成本控制和人員擴張,為迎接新一輪動力鋰電池產量擴張下的供應鏈需求備好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