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2年12月22日
國務院:以獎代補發展動力鋰電池 減免充電服務費
二月二十四日,在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確定進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措施,以結構優化推動綠色發展作為首項議題,而提出的五項決議也直指到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各處痛點。
記者獲悉,國務院提出對動力鋰電池根據性能以獎代補,并倡導減免公共充電站的充電服務費。此外、擴大公共用車的新能源比例、提升新能源汽車的整車品質和完善財政補貼政策也被國務院確定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指導方向。
此外,在2015年新能源汽車進一步實現銷量突破的當口,如何引導產業向中高端發展,成為國務院這一輪決策的初衷。具體來看,為促進動力鋰電池的發展,國務院明確對電池公司將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將根據性能、銷量等指標對公司給予獎勵;希望引入更多的外腦來促進汽車動力鋰電池技術實現革命性突破。具體來看,國務院提出,要推動中小公司、高校、科研院所等參和動力鋰電池技術研發,并開放共享的動力鋰電池創新平臺。
在鼓勵加快充電樁建設方面,國務院提出要明確地方政府、業主、開發商、物業和電網公司等責權利,推動落實建設充電設施,鼓勵地方建立以充電量為基準的獎勵補貼政策,減免充電服務費用。
這種方式可以減少消費者的用車成本,提高公共充電站的使用率。以充電樁運營為主營業務的上海賽特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以目前北京市場上運營的北汽EV200為例,正常蓄航里程為200公里,車主每次充滿電要支付約17.5元的充電服務費,以一年行駛2萬公里計算,每年約支付充電服務費為1750元。減免了這筆費用后,對電動汽車車主而言,省去了一筆不小的開支。
在上述充電樁公司負責人看來,此前政府引導充電樁公司加收充電服務費盈利,這種方式實際上是降低了公共充電樁的使用頻率,假如政府能對運營進行補貼,不讓消費者承擔,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充電樁的建設都有好處。
記者了解到,此前政府補貼以充電樁的建設數量作為參考,以北京政府為例,按照充電樁建設成本的30%補貼給公司。而在充電樁經營上,相關公司一直面對盈利模式的困擾,僅靠充電服務費仍然很難實現盈利。而此次國務院提出建立以充電量作為標準,在充電樁經營上給予補貼,被公司認為是改善充電樁公司盈利的利好政策。
此外,為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國務院還提出要擴大城市公交、出租車、環衛、物流等領域新能源汽車的應用比例。會議明確要求,中央國家機關、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的政府部門及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車輛總量的比例,要提高到50%以上。
環衛、物流車應該是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突破口之一。分析師告訴記者,這些都是政府可控比例較大的領域。因此在政府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的背景下,這些領域更容易通過行政手段立竿見影。
值得關注的是,針對目前市場上普遍關注的新能源車騙補問題,國務院則提出要完善財政補貼等扶持政策,提出將打擊騙補行為。
在業內人士看來,國務院的此次決議直戳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痛點,但在關于動力鋰電池性能的考核標準、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方式以及地方保護等問題上,仍然亟待相關細則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