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2月28日
國內動力電池公司2020年或僅剩20余家?
我國儲能網訊:近年來有關動力鋰離子電池淘汰賽加劇的聲音一直存在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在對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提出了擔憂:“2019年新能源汽車發展情況可能并不樂觀”。在他看來,傳統燃油汽車的產銷量已在2018年出現下降,若新能源汽車也因補貼退坡增速放緩,我國汽車行業或將面對深度調整。這種情況雖然短時間內對汽車巨頭和部分合資汽車公司受到的影響可能有限,但一批中小型汽車公司或將面對經營困境,進而拖累相關電池公司,2020年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或僅剩20余家。
事實上早在2018年六月二十七日,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配套公司已經從2015年的大約150家降到了2017年的100家左右,1/3公司已經被淘汰出局。市場進一步向優勢公司集中,小型低水平公司將在競爭中被淘汰。而隨著競爭的加劇,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的馬太效應也將日益加劇。
具體來看,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的發展面對幾個重點問題,較為明顯的一個則是公司應收賬款過高,這已經成為阻礙電池行業發展的普遍問題;中泰證券研報顯示,2017年鋰離子電池版塊應收款項占應收比例高達73.9%,在各細分行業中排名第三;而寧德時代2018上半年應收賬款高達85.3億元,比去年同期新增16.1億元,其中賬齡一年以內的應收賬款是82.1億元。寧德時代方面也對此表示,應收賬款余額較大重要受公司所處行業特點、商業模式和客戶特點等因素所致。
除了應收賬款之外,動力鋰離子電池市場頭部效應明顯、分化嚴重;新能源汽車補貼下降;動力鋰離子電池核心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外資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加大在國內建廠力度等問題也在凸顯。而在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銳減的情況下,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或也將帶來影響。
上一篇:固態電池2022年裝車不是夢?
下一篇:動力電池行業監管方式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