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04月27日
2018年杉杉股份/比亞迪/華友鈷業在鋰電材料行業的投資
受政策補貼退坡影響,下游電池企業的壓力加大,業內分析認為2018年行業將加速洗牌。與之相對,上游材料企業形勢較好,原材料價格上漲且廠家相對集中。誰掌握了資源誰就掌握了主動權,一時間各企業紛紛加入了資源爭奪戰。
隨著電池廠家不斷擴能,市場對上游材料的需求也是有增無減,僅寧德時代一家,預計2020年對三元正極材料需求就有可能超過150億,電解液、濕法隔膜的需求在30億左右,正負極材料的需求在25億左右,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需求在20億左右,而大致測算,結構件的需求也在50億左右。
進入2018年,各企業加大對資源的把控,布局上游材料資源,據鋰電大數據不完全統計,各企業2018年在鋰電材料項目上的投資已超過400億,以下對2018年電池材料相關投資項目一一盤點。
杉杉股份
杉杉股份1月16日晚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杉杉能源與長沙高新區簽訂投資協議,計劃投資200億元(含流動資金),在麓谷投資建設10萬噸級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開發、生產、銷售基地項目。該項目計劃分期完成10萬噸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投資計劃,全部建成投產后年產值在150億元到200億元之間,將進一步鞏固杉杉能源新能源鋰電正極材料行業全球第一的龍頭地位。
比亞迪
2月3日,青海鹽湖比亞迪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及青海鹽湖佛照藍科鋰業公司的“3+2”電池級碳酸鋰項目正式開工,業界稱這將是中國最大碳酸鋰項目。“3+2”是指青海鹽湖比亞迪資源開發有限公司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青海鹽湖佛照藍科鋰業公司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兩個項目投資近80億元,預計建設工期1年半左右,屆時鹽湖股份碳酸鋰產能將達到6萬噸/年。
華友鈷業
華友鈷業3月12日晚間公告,公司(或通過子公司)計劃投資建設新能源材料智能制造基地(年產15萬噸鋰電動力三元前驅體新材料項目)。項目總投資為636,982萬元。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均營業收入125.25億元,年均利潤總額11.81億元。公司稱為充分把握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機遇,滿足新能源市場對高端動力電池材料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為公司從鈷行業領先者轉型發展成為鋰電新能源材料行業領導者謀得先機。
多氟多
1月16日多氟多發布公告稱發行A股股票的申請獲得審核通過,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6.97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全部投資于“年產10,000噸動力鋰電池高端新型添加劑項目”、“30萬套/年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及配套項目”。
賽特新材
2月5日,賽特新材投資12億元在連城工業園區興建鋰電池軟包鋁塑膜生產項目,重點研發生產以小體積、高容量的平板電腦、電動工具等軟包鋰離子電池用鋁塑膜,高容量、高能量密度的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用鋁塑膜,并延伸到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儲能系統的動力源的軟包裝配套上。項目分三期實施,達產后將形成年產5000萬平方米鋁塑膜生產能力,年產值可達14億元,成為全國最大的鋰電池軟包鋁塑膜研發生產基地。
上一篇:鉛酸蓄電池爆炸的原因以及防范措施
下一篇:鋰電池爆炸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