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12月21日
天能動力今年鋰電產能或達2.25GWH
“鋰電業務是天能集團在板塊結構上的短板。”天能動力(00819.HK)董事長張天任日前在公司年會上表示,“2016年的首要任務,就是借國家大力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勢’,加大對鋰電的投入力度,做大規模,做強實力。”
做強鋰電補短板今年鋰電產能或達2.25GWH
天能動力去年中報顯示,2015年前6個月,鋰電板塊營業收入為1.89億元,同比大增120.6%。據悉,去年中國鋰電池市場迎來快速發展期,分析人士認為,天能動力鋰電板塊去年全年的增幅可能更加樂觀。
“(鋰電板塊)與國際一流企業對標,我們還有較大的差距。”雖然鋰電板塊增長迅速,但張天任指出,目前鋰電板塊占公司總營收的比重較小,需要加力發展,提升鋰電業務比重。
天能動力去年中報還顯示,去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5.3億元,同比增長14.5%;凈利潤同比增長476.5%至2.69億元。
據悉,快速發展鋰電池,已成為天能集團“一穩三快”戰略中極為重要的一項。張天任表示,“供給側改革對于企業家來說,最重要的是以‘補短板’的思維,來制訂企業發展戰略,實現有效供給。”
天能人士透露,天能現有1.25GWH鋰電產能,2016年天能將會擴充鋰電產能至2.25GWH。并且,2016年天能有兩大鋰電研發目標,一是研發高安全性,高比能量,低成本的圓柱形和方形動力電芯;二是繼續深入PACK技術和BMS管理系統的研發,研發新型的PACK組合方式。
值得說明的是,天能動力此前1月28日公告稱,子公司天能能源的定向增發認購工作已經完成,募集資金1.14億元將主要用于鋰電池的研發和擴產。據悉,天能能源成立于2004年,主營鎳氫電池和鋰電池,目前天能動力正在推進將天能能源分拆至新三板掛牌上市。
業績增長“自主經營體”模式見效
張天任還表示,技術創新是一家企業永葆活力的關鍵所在,而企業保持研發創新能力,最關鍵的就是人才。據介紹,目前天能集團共擁有院士顧問4名,行業知名教授博士專家顧問32名,海內外引進領軍型高層次技術人才共9名,其中獲得國家3名,浙江省2人;另外,天能集團每年的研發投入不低于銷售收入的3%,歷年來累計投入研發費用達10億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在電池價格總體下降的情況下,天能集團利潤反而增長。其中一個原因在于,張天任曾在2014年力主內部試點“自主經營體”,并于2015年在天能內部鋪開這一模式。所謂的“自主經營體”,就是以各基地為核心,實施總利潤戰略,各生產單元年初繳納績效保證金,到年末時,根據績效進行考核,績效越高,分的錢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