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12月24日
湖南邦普循環“雙上榜”動電回收利用試點名單
近日,廣東省第一批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單位名單悄然出爐,廣東工信廳公布的名單中共有45家企業,其中動力蓄電池生產企業有13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有8家、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有7家、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企業有5家、相關研究機構及行業組織有12家。值得關注的是,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除了躋身在相關研究機構及行業組織一列中,其旗下子公司湖南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也入選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企業之列。
2017年底,國家發改委批準以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為主要依托單位建設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循環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據了解,這是我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動力電池循環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建設的工程研究中心。
就目前的動力電池循環利用市場而言,受技術、設備、資金、回收量等因素的限制,回收企業很難達到盈利,當報廢高峰期來臨,現有的技術和生產線也難以“消化”大規模的退役動力電池。而邦普作為國內最早一批從事廢舊動力蓄電池研究的企業,在技術領域已有很大的突破,并與國際接軌,因而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出現在廣東首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單位的名單中也毫不意外。
但對于湖南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的出現,也許有許多行家深感奇怪。其實,湖南邦普在今年10月份就出現在工信部公示的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第一批)之中。作為廣東邦普的全資子公司,湖南邦普廢舊電池回收及處理業務以長沙為腹地,從珠三角輻射到全國。據報道,湖南邦普“10萬噸廢舊動力電池循環利用產業化擴建項目”主體建筑已基本完工,預計明年6月建成投產,全面達產之后,年處理廢舊動力電池達到10萬噸,生產三元前驅體3.6萬噸,預計年產值在35億元以上,年稅收超過2億元。因此,作為行業龍頭的湖南邦普在名單之列也是情理之中的。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260萬輛,而動力電池配套量也隨之節節攀升。業內專家根據電池循環壽命、車輛使用工況及企業質保期綜合測算,從2018年開始,我國動力電池將迎來規模化“報廢潮”,預計到2020年累計退役、報廢電池量將超過20萬噸。此次,廣東響應國家工信部,率先推出了試點單位名單,不僅體現了廣東政府積極鼓勵和引導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工作開展,也將對落實溯源管理責任,推動企業積極探索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市場化商業運作模式、完善標準規范及技術創新向前邁進。
試點名單公布后,需要企業積極地配合政府相關部門開展建設,也需要企業更為主動、積極地去探索和開發。隨著動力電池報廢量的不斷攀升,如果不加以回收利用,不僅將給社會帶來新的污染和安全隱患,也將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相信在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協作下,我們的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行業將有條不紊的前行。